| |||||
| |||||
| |||||
|
许宗衡率队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
昨日上午,市长许宗衡来到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
昨天上午,市长许宗衡率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调研,市政府党组副书记刘应力和市政府秘书长李平参加了调研。
2006年2月中国科学院和深圳市政府瞄准“国际一流的工业研究院”的目标,共同在深建立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提升粤港地区及我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业的建立。短短两年多筹建,该院已经初步形成中科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先进集成技术研究所、先进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开放技术平台和工程中心的“三所两中心”格局,人才队伍也从筹建之初的5人发展为500多人。该院目前共获批科研项目53项,申请专利86项。
与华为等20多家企业建立实质性合作,引进企业资金超过2000万元,孵化高新技术企业7家,工程中心成为国家科技部首批国际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目前先进院正面向国家健康与制造业战略需求,大力推动“低成本健康”、“服务机器人”、“数字城市”、“新能源技术”等新工业的发展,其中正在筹建的国家华南超级计算中心将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争取在2010年建成面向东南亚、覆盖粤港澳台的国家级千万亿次超算中心。
许宗衡一行视察了先进技术研究院“三所两中心”的建设运转情况,并听取了先进院发展情况和未来规划汇报。许宗衡指出,先进技术研究院在短短两年多的筹建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形势喜人:基地建设已现雏形,人才聚集初具规模,研发体系初步形成,影响力凝聚力迅速提升,令人感到振奋和欣慰。他说,基础科学、原始创新一直是深圳自主创新中的一块“短板”,历届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支持与投入力度,着力加强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大力提升城市原始创新、基础创新、集成创新水平,加快城市自主创新步伐。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就是市委市政府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许宗衡强调,深圳正在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对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在深圳的发展“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不遗余力倾情支持、优质服务,使先进技术研究院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大亮点、一张名片,成为城市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基地。希望先进技术研究院立足深圳、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努力成为全国最有利于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最有利于促进新技术研发、最有利于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最具活力的科研机构,全力打造一流的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一流科技领军人才聚集与培养基地和一流制造企业的孵化基地。
许宗衡调研南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昨天下午,市长许宗衡就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明年计划安排到南山区调研,并就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征求基层意见建议。他强调,要充分估计困难、准确判断形势,全力以赴加快发展。市领导许勤、陈应春,市政府秘书长李平参加了调研。
今年1—9月南山区经济发展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实现本地生产总值1225.38亿元,增长1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7%。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呈现出五大特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429.08亿元,同比增长17.3%,三次产业比例为0.1∶64.9∶35.0;优势产业稳步发展,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372.2亿元,增长16.3%,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9.8%;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居首位,工业增加值占本地生产总值的62.5%;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较大,抽样显示南山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408元,同比增长16.5%,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土地集约化水平快速提高,经济效益逐步趋好。全区单位土地产出GDP达6.34亿元,同比增长12%,单位土地创造税收8757万元,同比增长16%,万元GDP电耗、水耗同比分别下降9.2%和14.5%。
据介绍,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南山区明年经济工作安排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把加快深港创新圈建设作为核心任务,着力实施“深港创新圈2008-2010年行动计划”;把固定资产投资作为重要支撑,不遗余力实施项目带动策略;把优化服务作为重要手段,千方百计帮助辖区企业克服困难、摆脱危机;加快推进旧工业区改造,着力强化招商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许宗衡听取汇报后指出,今年以来,南山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定位和目标要求,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打造“产业结构最优城区”,经济增速超过预期,城市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各项社会事业获得良好发展,社会管理等各项基础工作全面加强。在不利经济形势下,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面对明年可能更加严峻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许宗衡要求南山区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些、把形势判断得更严峻些,对于明年的经济工作计划安排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
一是要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三大优势特色产业,心无旁骛坚定推进发展,把稳产业发展的战略重心;二是要坚决把握产业发展、投资拉动、自主创新和提升城市品位内涵这四大契机,以邮轮母港、南方科技大学、前海保税港区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筹建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未来发展规划布局,形成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有利于增强发展后劲、有利于提升竞争力影响力辐射力、有利于改善重大民生问题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服务项目、搞好配套,为新一轮快速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要打造适宜产业发展、企业创业和市民居住的良好环境,特别是在当前企业面临严峻压力挑战的时期,要为企业发展提供宽松氛围和良好条件,近期出台的一切政策措施都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利于企业稳定健康发展。